理才云CEO陈谏做客甲子引力大会 对话HR数字化变革

12月7日-10日,由甲子光年主办,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、中国社科院成果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院支持的2022「甲子引力」年终盛典大会隆重举行。活动吸引到来自中国社科院、清华大学、复星创富、宏泰基金、创新工场、联想、真格基金、华为、科大讯飞、联通云、蚂蚁集团、商汤、小鹏汽车、中铁四局、飞书、用友、致远互联、畅捷通、分贝通、易快报、神策数据等(排名不分先后)政学商界的专家学者、投资大咖、企业家、创业者、主流媒体参与。作为国内科技产业智库的佼佼者,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女士在会上发布了年度趋势报告《中国式数字经济30条判断》。同期,大会设有4大企业分会场+4大机构论坛,就技术创新、数字办公、智能财税、HR数字化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元宇宙、半导体、自动驾驶、智能交通、新能源、碳中和、航空航天、投资等当下热门领域和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数百位企业、机构领袖汇集,共话科技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。截止当前,这场行业盛典仅线上就吸引到数万名专业观众围观。
作为国内人力资源数字化变革最早的一批推动者和亲历者,理才云创始人兼CEO陈谏先生受邀做客HR数字化圆桌论坛,与来自中南资本、薪人薪事、Moka、易路、云生集团、金柚网(排名不分先后)的业内嘉宾同台对话。在面对主持人提出的SaaS寒冬及应对之策话题,理才云创始人兼CEO陈谏先生表示:受疫情影响,眼下不止是业内,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增速都在放缓。以理才云为例,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客户留存率,但去年相比前年,客户续费率、客单价、定制化需求等同期都有下滑。疫情倒逼很多企业用户转移发展重心,管控成本,部分企业甚至面临倒闭。当然,SaaS行业的寒意,也不单单因为疫情。做SaaS前期投入大,盈利周期长,也是一部分原因。从盈利周期看,其实国内比国外还要乐观一些(国外几大SaaS巨无霸企业扭亏为盈基本在15年后)。假以时日,两三年后或许行业营收情况就有改观。从今年的投资环境看,资本持续高度关注B端,单笔融资过亿的不在少数。在自身造血能力还不强的情况下,行业发展还需要资本持续加码。对于这一话题,其他嘉宾也对造成行业寒冬的内外因展开了深入讨论。布局一体化人力资源解决方案,加速产业融合和生态合作,几乎成了不约而同的选择。对于做一体化产品,众嘉宾表示不仅是为打破信息孤岛,消除业务壁垒,同时是提升核心竞争力,扩大产业规模的必经之路。对于一体化建设,理才云创始人兼CEO陈谏还以daydao为例,阐述了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。做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全部自己开发,做好核心产品的底盘,加大和伙伴生态合作,能走得更快更远。但这对平台自身的实力、产品的集成和开放性,具有一定的挑战性。近年,包括阿里、腾讯、字节跳动、快手等在内的互联网大厂纷纷布局B端业务。仅人力资源细分赛道如人力资源管理软件、招聘管理、OKR等板块,都已有不少互联网大厂的身影。随着市场竞争趋于白炽化,早期入局的玩家作何打算呢?对于这一话题,对话的多位嘉宾表示有担忧,但“没有特别的焦虑”。他们表示:一方面,大厂的进入,可以更好地教育市场,推动行业向前发展。另一方面,在行业竞争中能否站稳脚跟,关键还在于自身实力。能否聚焦做好自己,积极推动生态合作,实现和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,会是突围的关键。对于未来的发展,陈谏先生还提到了AI技术对行业发展的革命性意义。目前,通过AI和招聘的融合,daydao智能招聘得以快速有效服务上千人规模的企业。除了AI,daydao同时还布局了员工健康管理、互联网学车、互联网医院、员工关怀和福利等关联领域。陈谏先生预测:未来10年,互联网大厂对B端业务的占领,未必通过单纯的产品开发,而会以合作或并购的形式实现。而人资服务商的高度发展,或许和研发速度无关,而在于发展伙伴的速度,能否强强联合,将更多优秀的产品并在一起,靠服务获得更大增长。而实现这点的前提,依然在于将自身产品做到极致,同时做好“加油机”的角色。